Unitalen Attorneys at Law
   
上一期 | 总第233期
 
 
 
 
 
 
 
  当前位置:首页 论坛博览 正文
     
 
 
浅谈PCT专利申请中药品通用名称与化合物名称的翻译
文/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韩宏星
 

  在关于药品的PCT专利申请中,有关药品通用名称和化学名名称的翻译有其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更有一些需要尤其注意的地方,需要在翻译中多积累和总结。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将有关内容归纳如下,希望对读者能有参考作用。

  1. 药品通用名称的翻译

  首先需要明确,药品名称一般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generic name或nonpropriatory name)和药品的商品名称(brand name或trade name)。根据我国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药品名称,需得到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这里的药品名称包括其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药品商品名通常不需要翻译,因此本文仅针对药品通用名称进行讨论。

  1.1 依据

  为避免一药多名而给患者乃至医生带来混淆,需要有统一的药品名称,为此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了专门的药品命名原则,规定了一致的药品通用名称,这种通用名称一旦被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载入药品标准,即成为药品法定名称。

  因此,药品法定名称应该是唯一的,并且应该首选按法定名称进行翻译;但现实中由于翻译的或者习惯的因素,有些药品在消费者和医生中已经有了不同的惯用名称,所以也存在着许多有两个药品法定名称的情形,,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维生素E(抗生育酚);在实践中还常常有这样的情形:药品化合物还未在我国获得上市许可,因此还没有法定名称,但可能已有多个开发机构给出不同的译文或者被收载到某些词典中。在后两种情况下。就需要译者来选择和确定最佳译文,必要时还需要注明原文。

  1.2 翻译原则

  了解药品通用名称命名细则,可以更好地进行药品通用名称的翻译。例如,对于原料药和制剂而言,其通用名一般都是由多个词缀组合而成的,中文译名也应尽量逐个与英文名相对应。可采取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般以音译为主。音译就是按英文药品名称的读音译成相同或相近的汉语。如:Tamoxitn他莫西芬,Ritalin利他林,Chlorpromazine氯丙嗪;在音节较多时,也可采取简缩命名,比如:Amitriptyline阿米替林。意译就是按药品名称所表达的含意译成相应的汉语,例如:cholic Acid 胆酸,Tetracyline四环素。音意合译就是药品名称中的一部分采用音译,另一部分采用意译,Neostigmine 新斯的明(neo-新);Medemycin麦迪霉素(-mycin 霉素)。与酸成盐或酯类的药品,统-采取酸名列前,盐基(或碱基)列后,译为“某酸某酯”或“某酸某盐”,如rosiglitazone maleate 马来酸罗格列酮;季铵盐类药品,一般将氯、溴置于铵前,如:Benzalkonium Bromide苯扎溴铵,除沿用已久者外,尽量不用氯化×××,溴化×××命名;对于光学异构体的命名,左旋或右旋,以左或右冠于通用名前;对于酸式盐,以“氢”表示,如:碳酸氢钠,而不用“重”字;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为快速和准确地进行药品名称的意译以及音意合译,需要译者积累有相当数量的词干,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非专利名称(INN)的词干,例如-abine他滨,-statin他汀,-amivi米韦,-acetam西坦, -mycin-霉素,-tadine他定,-o/alo洛尔,等等。

  2. 药品化学名的翻译

  与通用名相比,化学名尤其是系统命名的翻译往往要复杂得多,因为其往往涉及到各种化合物和基团的分类及命名规则,对于某些复杂结构的化合物而言,往往还需要译者有较好的有机化学功底方能应付。

  PCT专利申请中的药物成分绝大多数都是化合物,包括合成的和提取分离的化合物,其化学名称除了仅很小一部分可使用惯用名或俗名外,其余由于基本上都是新的化合物而并没有公认的通用名,因此只能以系统命名表示其结构。在研究和开发阶段中,在系统命名的基础上,还常常辅以研发其的制药公司所给予的代号或编号来对其进行表示。但是,无论如何,系统命名对于表示一种化合物来说总是最基本和最准确的。

  2.1 命名原则

  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有基本的规则。最主要的就是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所颁布的IUPAC命名法,有1979和1993年两个版本(网址http://www.acdlabs.com/iupac/nomenclature)。另外,在我国,中国化学会也规定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当然还有无机化学命名原则),该原则是1980年中国化学会根据日内瓦命法及IUPAC系统命名法的原则,结合我国文字特点而制定的。当然,还存在一些其它的命名规则,比如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其它一些索引工具书等就有其自身的命名体系。但它们的基本原则大体上是一致的。了解这些原则的基本规定,对于医药领域PCT申请的翻译很有帮助。下面就本人日常工作中所经历的,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经验。

  2.2 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2.2.1 顺序翻译

  通常,可根据母体(母核)和取代基的先后顺序,一一对应依次进行翻译。简单的如3-hydrobenzonic acid译为3-羟基苯甲酸;稍复杂些的如N-cyclopropyl-N-piperidin-4-yl-3- trifluoromethyl-benzenesolfonamide 译为N-环丙基-N-哌啶-4-基-3-氟甲基-苯磺酰胺。

  2.2.2 关于酯类

  对于酯类,英文习惯先说醇部分再说酸部分;而中文则习惯说“某酸某酯”。翻译时要注意调整一下次序。例如,tert-butyl 3-bromo-2-methyl-benzonate 译为3-溴-2-甲基-苯甲酸叔丁酯,中文名称中酸基部分和醇基部分通过“酸”字自然区分开来;而英文名称中则通常在酸基和醇基部分中自然留有一个字符的空格,了解这一点,有利于在翻译时区分哪部分是醇,哪部分是酸。对于醇基复杂而酸基简单或醇基和酸基都很复杂的情况,个人认为宜按英文顺序翻译,即译成“某基某酸酯”,以免使译文有失去平衡之感。还应注意,英文“ate”的后缀不仅可表示酯还可表示盐,即中英文在这时是不对应的,这使尤其要根据上下文或本领域常识确定其究竟是表示酯还是盐,万不可随便选择一个而了事,否则可能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例如,在列举防腐剂时提及的p-hydroxybenzoates在多数情况下可根据常识译为对羟基苯甲酸酯;有时在名称后面会有“ester”一词,便可以确定是酯。实在无法区分的,不妨以“酯/盐”表示。

  2.2.2 化学连接词

  应注意一些常用化学“连接词”的使用方法,这些词表达了基团或结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按中文举例如下:

  (1)化-表示简单的两个基团之间的化合,往往是可省略的。例如,CH3COCl乙酰氯或氯(化)乙酰;溴化物等。该词没有对应的英文词。

  (2)代-表示取代碳原子上的氢,常可省略;表示氢被重同位素取代,例如氘代氯仿;表示硫置换氧原子,例如CH3CH2SH乙硫醇或硫代乙醇,硫代乙酸等。

  (3)合-表示某一化合物与某一基团发生加成作用。例如,丙酮合亚硫酸钠;HNNH?H2O水合肼;分子间的加成化合或缔合,例如三氟化硼乙醚。

  (4)聚-相同分子的聚合。如三聚甲醛;聚乙烯。

  (5)缩-相同或不相同的分子间失去水、醇、氨等小分子,例如CH3CH=NNHCONH2乙醛缩氨基脲。

  (6)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芳环或脂环之间通过两位或多位相互结合形成稠环。

  (7)杂-其他原子置换了环上碳原子,用于杂环命名法。

  (8)联-相同的环烃或杂环彼此以单键或双键直接相连,如联(二)苯、联三苯。

  上述连接词除“聚”通常对应英文中的poly外,其它或通过词尾的变化(例如“并”(前一结构单元常缩成以字母“o”结尾)、杂(氧杂-oxa、氮杂-aza、硫杂-thia等)或词头的变化(例如,联(bi-))来实现,或没有固定的表示方法而视具体情况而定。

  2.2.3 关于杂环命名

  尽管杂环结构繁杂,名称多样,但大多数杂环由确定的名称,因此翻译起来反而简单。对于某些冷僻少见的非常见名称的杂环,在词典和inter网上往往都难以查到,但只要了解一些规律和规则,还是可以应对的。

  (a)环的大小

  环的大小在构词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从3元环到8元含氮不饱和环的词尾依次为-irine、-ete、-ole、-in(e)、-epin(e)和-ocin(e);

  (b)杂原子数量与种类

  含两个以上杂原子的五元单杂环,其中至少含一个氮原子的通称某“唑”(-azole);含两个以上杂原子(至少一个位氮)的六元单杂环多称为某“嗪”(-azine);含氧的称“ ”(oxa-);含硫的称“噻”(thia-)等;

  (c)饱和与不饱和环的词尾

  含氮不饱和杂原子,一般以“e”结尾;饱和无氮杂环,用“ane”代替 “in(e)”或“ete, ole”中“e”;饱和含氮杂环,用“idine”代替“ine”或“ete, ole”中“e”。

  (d)饱和位(指示氢)

  由定位号加上大写字母H(斜体)组成,置于环系之前以表示其饱和原子的位置。

  (e)基本环与母体

  选杂原子数目最多或种类最多的为基本环。对于多元环,母体部分一般总是取最大的含N环系,若无含N环系,则按P,O,S优先顺序进入标题母体。

  (f)稠环和螺环

  稠环:稠合边是用附加环(并环)和基本环(母环)两部分的位号表示。基本环按原通用编号规则,附加环仍用1,2,3,…标注原子;基本环改用a,b,c…表示各边;当有选择时(例如都是氮原子),应使稠合边位号尽可能小。

  螺环:将杂原子的位置、数目及名称写在相应螺环名称前,中间加一“杂”字即可。当有选择时,杂原子按O、S、N顺序,且优于双键。如1-Oxa-8-aza-spiro[4.5]decan-3-one译为1-氧杂-8-氮杂-螺[4,5]癸-3-酮。

  了解了上述几条规律,就可以知道oxetane、thietane、oxirane、azetidine、oxathiane、dioxole应分别译成氧杂环丁烷、硫杂环丁烷、氧杂环丙烷(环氧乙烷)、氮杂环丁烷、氧硫杂环己烷和二氧杂环戊烯了。将词尾的“e”以“yl”代替,就成了相应的“某基”。

  2.2.4 易弄错的一些词

  以下一些词由于一词多义或字形相近等原因很易混淆,应尤其注意区别。

  (a)biphenyl (联苯基,注意与diphenyl二苯基区别);(b)thiophenyl (多数情况下译为噻吩基,有时会指苯硫基,应注意; thienyl则一定是指噻吩基);(c)benzyl(苄基,易疏忽而译成苯基);(d)capryl与caprylyl(前者可指辛基、辛酰基(多数情况)或癸酰基(少数情况);后者指辛酰基)(e)phosphonic acid/phosphoric acid (膦酸与磷酸);(f)alkyl(烷基)、alkylene(亚烷基)、alkynylene(亚炔基)、alkenyl((链)烯基)、alkynyl(炔基)、alkenylene(亚(链)烯基);(g) 1,2,3,4-butanetetracarboxylic acid 丁烷四羧酸(误译:丁四酸;注意:前者是8个碳原子,后者4个碳原子);(h)poly (carboxylic acid ) 多元酸(误译:聚合羧酸);(i)silicon(硅)和silica(二氧化硅);(j)aluminum(铝)和alumina(氧化铝);(k)malic acid(苹果酸)和maleic acid(马来酸);(l) chitin (甲壳质)和chitosan (壳聚糖);(m)Carboxyl(羧基)和 carbonyl(羰基);(n)nucleotide(核苷酸)和 nucleoside(核苷);(n)oxo(氧代,代替的是氢原子)和oxa(氧杂,代替的是碳原子);等等。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可能在此一一列举,需要在日常翻译工作中多加总结和积累,从而不断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品通用名命名原则,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

  2.IUPAC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 (http://www.acdlabs.com/iupac/nomenclature)

  3.有机化学命名原则,中国化学会,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