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为了呼叫方便,常常以企业名称的简称或品牌的简称来称呼一些企业或其品牌。特别是某些知名企业的企业简称,如“哈尔滨啤酒”简称“哈啤”、“广州本田汽车”简称“广本”;还有某些知名品牌的简称,如“阿迪达斯”简称“阿迪”、“索尼爱立信”简称“索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有意思的是,很多企业的简称在民间已经是家喻户晓,声名卓著,而企业自身却不明就里,或对此种非官方的民意表达,置之不理。这些具有相当显著性和知名度的企业简称却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商家或个人眼中的“香饽饽”。所以,对企业简称的抢注现象层出不穷。被抢企业不是白白“为他人做嫁衣”,就是亡羊补牢,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企业名称或品牌简称。
一、企业或品牌简称被抢注的典型——“索尼爱立信”
2001年,由索尼和爱立信各控股50%的合资公司成立,自此,“索尼爱立信”诞生。5年多时间,索尼爱立信公司就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在中国,“索尼爱立信”虽然推出了许多手机配件产品,但主要业务还是在手机终端。
然而,2006年市场上却出现了多款“索爱”MP3、MP4数码产品。网上也冒出了几十款“索爱”MP3、MP4和多家经销商。由于中国的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已经习惯把“索尼爱立信”简称“索爱”。所以,对于“索爱”的这些产品,市场上有大量质疑声,认为其属于假冒的消费者居多。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作为“索爱”系列产品的拥有者——广州索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04年就已经获得第9类 “索爱”的注册商标,涵盖MP3、MP4等数码产品,电话机、手机等电子产品,该公司是“索爱”注册商标的合法所有者。
虽然“索尼爱立信”曾经申请撤销“索爱”商标,但在经历几番周折后,北京高院的终审判决还是认定:广州索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索爱”商标并不侵权。
索尼爱立信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主管卢健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索尼爱立信”被非正式简称为“索爱”,他们不能接受。因为“索爱”并不能代表“索尼爱立信”。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是经工商部门核准注册的,品牌称谓是“索尼爱立信”及“SonyEricsson”。所谓的简称“索爱”不是两家母公司合并后的称谓。
“索爱”或许不能代表“索尼爱立信”,但,消费者对于“索爱”的指向,已经定位为“索尼爱立信”了。“索爱”这个称呼,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概念已根深蒂固,想让众多的消费者明白两者并无关系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正因为此,忽视“索爱”导致了“索尼爱立信”今天的尴尬。
与“索尼爱立信”有着同样遭遇的品牌不在少数。阿迪达斯在中国的高知名度,也导致了消费者口中常出现的“阿迪”成为了被竞相抢注的对象。记者在中国商标网查询发现,以“阿迪”为商标直接注册的已经涵盖了所有类别。其他以“阿迪”为关键字的注册商标也有近百个。此外,广汽本田的简称“广本”、哈尔滨啤酒的简称“哈啤”、浦发银行的简称“浦发”等,也都被他人在各类别里抢注。
二、针对此类抢注的法律保护建议
中国消费者的语言创造力和中文本身的魅力常常令企业深感意外,但冥冥之中又觉得是意料之中。因此,关于商标简称被他人注册的情况,首先要看作为权利主体的企业是否自己已在使用。同时也要看第三方对其称呼,该称呼是否已经被消费者所广泛了解,如果消费者已将该称呼和该企业及其产品联系为一体,那么企业就应该给这种呼叫以商标保护。随着人们的商标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某些“职业注标人”的商业嗅觉越来越敏锐,作为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部分,企业应该未雨绸缪,走在抢注人前面,把有可能会被消费者作为简称来使用的品牌简称、企业名称简称或二者的混合简称,甚至消费者有可能创造性使用的“谐称”,没有恶意的“俗称”等等,都作为防御商标申请注册。
著名企业或快速成长的企业,应从被动防御的惯性中走出来,主动出击,预先做好保护工作。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充当常年法律顾问,花最少的成本解决最多的问题,为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